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我國首套全海深光電纜絞車系統完成首次深海調查任務

摘要:大連海事大學聯合南通力威、亨通華海等單位成功研制出目前全球唯一一套全海深光電纜絞車系統“海威GD11000”。日前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二號”船在我國南海完成了首個航次的深海調查任務,本航次拖曳作業(yè)放纜長度達11000多米,作業(yè)水深超4000米,充分驗證了國產深海絞車系統的穩(wěn)定性和作業(yè)能力。

  大連海事大學聯合南通力威機械有限公司、江蘇亨通華??萍脊煞萦邢薰镜葐挝怀袚笆奈濉眹抑攸c研發(fā)計劃“深海和極地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全海深光電纜絞車系統與全海深CTD絞車系統研制及示范應用”項目,經聯合研究攻關成功研制出目前全球唯一一套全海深光電纜絞車系統“海威GD11000”?!昂M礼D11000”全部實現國產,自主可控,日前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二號”船在我國南海完成了首個航次的深海調查任務,本航次拖曳作業(yè)放纜長度達11000多米,作業(yè)水深超4000米,充分驗證了國產深海絞車系統的穩(wěn)定性和作業(yè)能力。

  光電纜絞車系統用于深海拖曳系統、纜控水下機器人(ROV)等大型系統的布放、回收及拖曳,是科考船的基本配置設備,也是深海資源勘探和開發(fā)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設備。隨著海洋科考逐漸走向深海,更加惡劣的作業(yè)環(huán)境和更加精準的科學考察需求對科考絞車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光電纜絞車系統因金屬鎧裝纜自重較大無法實現全海深作業(yè),因此急需開展全海深光電纜絞車系統國產化自主研發(fā)。

  2023年12月,經交通運輸部推薦,由南通力威機械有限公司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深海和極地關鍵技術與裝備”重點專項“全海深光電纜絞車系統與全海深CTD絞車系統研制及示范應用”項目獲科技部批復立項,大連海事大學李文華教授擔任項目首席科學家。依托大連海事大學科技部“海底工程技術與裝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遼寧省船舶機電一體化重點實驗室和大連市深海資源開發(fā)高端裝備設計優(yōu)化與健康評估重點實驗室等平臺,聯合南通力威機械有限公司、江蘇亨通華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學、自然資源部北海發(fā)展研究院、中國極地研究中心、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O八研究所、哈爾濱工程大學、浙江四兄繩業(yè)有限公司、上海中車艾森迪海洋裝備有限公司開展技術攻關,解決了深遠海科考作業(yè)光電纜絞車系統存在傳統金屬鎧裝纜自重過大、超大容量纜繩排纜亂卷纏繞等問題,重點研究非金屬鎧裝纜多層堆疊纏繞受力形變、出力效率提升與熱累積效應下載流量限制及動態(tài)疲勞光纖傳輸控制、超長光電纜電-磁-熱多場耦合特性等科學問題,突破了全海深科考絞車系統設計優(yōu)化技術、多支數纖維鎧裝扭矩平衡設計技術及纖維層鎧裝和編織出力效率提升技術、全海深科考絞車系統復雜環(huán)境適應性與載荷適配性技術等關鍵技術,于2024年6月成功研制出“海威GD11000”,并順利通過車間陸上聯調試驗。2024年10月,“海威GD11000”隨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地質二號”船在我國南海完成了首個航次的深海調查任務,在作業(yè)水深大于4000m海域完成了兩次深海拖曳作業(yè),放纜長度均超過11000米,最大放纜長度達11228.7m;同時完成了兩次ROV海底觀察、投放標志物和取樣示范應用,充分驗證了該系統對深海拖曳和ROV作業(yè)的支撐能力。

  項目首席科學家、大連海事大學輪機工程學院李文華教授介紹,“海威GD11000”絞車安全工作載荷≥15t,工作速度0~120m/min;非金屬鎧裝光電纜纜長13000m,纜徑≤34mm,動力傳輸功率≥51kW,滿足多路光傳輸需要,最大工作水深可達11000m,可在全世界范圍所有海域最大海深處開展科考作業(yè),成為國內首套全海深光電纜絞車系統和首根13000米非金屬鎧裝光電纜?!昂M礼D11000”是目前全球唯一一套全海深光電纜絞車系統,該套系統全部實現國產,完全自主可控。下一步“海威GD11000”將隨船開展常態(tài)化深海和極地調查作業(yè),為我國的海洋科考事業(yè)“走向遠洋、走向深海、走向極地”提供可靠保障,為我國深海資源開發(fā)利用、交通強國與海洋強國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內容來自:大連海事大學
本文地址:http://3xchallenge.com//Site/CN/News/2024/11/21/20241121031246165236.htm 轉載請保留文章出處
關鍵字:
文章標題:我國首套全海深光電纜絞車系統完成首次深海調查任務
1、凡本網注明“來源:訊石光通訊網”及標有原創(chuàng)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訊石光通訊網。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我方內容的單位,也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本站來源。
2、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訊石光通訊網)”的作品,均為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轉載無法確定原網地址,若作品內容、版權爭議和其它問題,請聯系本網,將第一時間刪除。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