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在廣州舉行的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上,中國移動總裁李躍宣布,將于2017年開始5G大規(guī)模外場實驗。
盡管中國進入4G只有3年,三大運營商4G的全面高速發(fā)展只有2年,但5G的加速部署預期似乎已經形成。
“各方對5G標準的制定事實上是互相妥協(xié)的心態(tài),再加上我們看到一些運營商著急部署5G,特別是美國的因素,我們看到5G發(fā)展的確比想象中的要快。”12月20日,愛立信中國CMO常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最早在MWC2015上,中國移動對中國規(guī)模部署5G預期的時間節(jié)點是2024年左右。
“ITU(國際電信聯(lián)盟)計劃2016年到2020年完成技術方案的征集和標準制定,我們也希望在這個階段實現標準化和測試,在2020年向ITU提交一個技術版本并獲得通過,2020年底開始實施外場測試,在2024年步入商用。”彼時中國移動參展的專家曾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如果按照這個時間表部署4G,意味著中國移動可能擁有10年左右寶貴的4G發(fā)展時間,同時保持10年左右的優(yōu)勢。
ITU的時間表沒有變化,2015年10月,ITU正式將5G技術命名為IMT-2020,并預計到2017年完成技術征集,在2020年完成標準制定。但部分國家計劃對5G的部署卻要早于這個計劃。
作為全球擁有最多4G用戶的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的計劃在5G全球發(fā)展路徑更為明晰時也出現了一些微調。2016年2月,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在MWC2016的GTI(TD-LTE全球發(fā)展倡議)峰會上表示計劃在2018年進行商用化產品的研發(fā)試驗和試點,并“力爭在2020年啟動5G網絡商用”。
不過在剛剛舉行的2016中國移動合作伙伴大會上,5G的商用時間節(jié)點已經沒有“力爭”,而是更為明確的“2020年實現全國范圍的5G商用”,同時,計劃在2017年即開始大規(guī)模的5G外場實驗,在2018年開始5G的試商用,相比2015年提出的目標大約提前了三四年。
美國、歐洲和日本加入競賽
中國移動計劃的調整并非沒有緣由。中國在全球4G的競爭中展現優(yōu)勢,成為全球4G網絡最發(fā)達、用戶最多的國家。不過,部分電信業(yè)發(fā)達國家將關注重心集中到了5G,并期望更早部署5G。
多個國家似乎正在開展一場5G的競爭。早在2014年,韓國即宣布將在2018年部署5G;日本運營商NTTDoCoMo也曾宣布,將在2017年在東京地區(qū)推出一個5G試驗網絡,2016年已啟動大規(guī)模外場測試。還有美國和歐洲,今年,美國最大的無線運營商Verizon宣布對5G技術開展了外場測試,歐洲運營商也蠢蠢欲動。
而據媒體報道,中國的5G推進主導機構——IMT-2020(5G)推進組在上個月也曾表示,我國將于2017年展開5G網絡第二階段測試,2018年進行大規(guī)模試驗組網,并在此基礎上于2019年啟動5G網絡建設,最快2020年正式商用5G網絡。我國IMT-2020(5G)推進組確定的時間節(jié)點,基本和其他國家的時間節(jié)點同步。
但也有專家提出質疑,“業(yè)界的共識是5G在2020年商用,對于這個時間表,我認為是比較激進的,最大的困難是缺乏核心技術儲備。”值得一提的是,確實根據ITU提出的5G需求和技術目標,目前最先進的技術,也只是接近,特別是在時延方面,依舊難以達到ITU提出的1毫秒時延要求。
“5G要成熟,時間確實會很長。從北美部署的(測試)場景來看,我們可能一開始并不是在手機上部署5G。在多場景應用起步時,我們可能首先在某一些場景先達到成熟。另外,根據一些芯片公司的研發(fā)時間節(jié)點,推出5G芯片的時間可能是在2018年,在2019年上半年,也可能會出現5G終端。”常剛對記者說。
根據愛立信的預計,到2022年,全球會有29億聯(lián)網終端,同時5.4億來自5G終端。愛立信方面表示,這個數字是根據幾個月前更多考慮北美率先部署5G情況下做出的預計,而如果現在預計包括中國在內東亞地區(qū)在5G部署上加速,實際的發(fā)展要超過上述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