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你“知道”挺多,卻“見識”很少

訊石光通訊網 2017/6/13 14:47:42

  職場領袖

  知識,指的是對某個主題確信的認識,并且這些認識擁有潛在的能力,為特定目的而使用(引自Wikipedia)。通常知識具備三個特征,它是被驗證過的(justified),正確的(true),而且是被人們相信的(believed),這也是科學與非科學的區(qū)分標準。

(圖片來源于網絡)

  知與識

  我們通常把知識講得很籠統(tǒng),其實“知識”是由“知”和“識”兩個部分組成,知與識,是兩個概念,“有知”不等于“有識”。我們許多人掌握的所謂知識其實不過是知趣點,僅是有趣而已,還構不成知識。或是惰性知識,是碎片的,孤立的,零散的知識,聽起來高大上,然而沒什么實際用途,無法在現實中應用,是缺少活力的知識。

  識是什么?識就是從知識中找到規(guī)律,之后形成自己的思想體系、見解、洞察和認知,能找到機會和解決方案。博學的人不一定有見識,有些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談話中無論講到什么話題他們總可以提出一些事實和數字,可他們的見解總令人氣短。有些人對歷史上的日期和人物了如指掌,可他們的態(tài)度和觀點是完全錯誤的。他們有著廣博的學問,可是缺乏見識或鑒賞力,他們的博學只是塞滿一些事實或見聞而已。

(圖片來源于網絡)

  從知到識

  光有知識點還不夠,還需要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只有當把你大腦中那些散亂的知識點勾連起來,構成完整的體系才構成知識本身。過去講書本知識,現在更多是網絡知識,這些都是唾手可及,但是為什么面對同樣的知識環(huán)境,每個人的知識水平不同呢?因為這些都是外在知識,只有內化成自己的知識,搬到自己的腦子里才有用。因此千萬不要說網絡上什么都有這種話了,網絡上有沒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大腦里有沒有,能不能靈活地為你所用。

  有了體系還不夠,還需要形成洞察變成識或認知。只要將它們拓展開來就可以成為活知識,成為你的智慧和能力。我們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思維體系,在大腦中,通過神經元將不同的點串聯(lián)起來,就會有新的認識,即從知到識。這個體系至少應該包括觀察、分析、判斷、行動、矯正和反饋等,構成一個積極的知識循環(huán),做到有知有識。

  面對同樣的知識,人們會有不同的見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這就是我們常說的認知水平的差異。一個人的認知水平決定了人的高度,人和人最大的差別是認知的差別。

  "當年齊白石告訴一個賣白菜的說我給你畫一顆白菜,你把這車白菜賣給我,答案是否定的,認知使然。"

  由于知識的易得性,單純擁有知識的價值變得越來越小。單純的擁有知識,在知道,了解的層面沒有多大價值,而發(fā)揮價值需要經過從知到識的過程。這就好比吃了很多卻營養(yǎng)缺乏,讀書很多卻沒啥文化。讀書只停留在讀的層面,只去追求看了多少書,花了多少時間,到頭來不見得有多少認知水平的提高??鬃诱f:“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死記硬背不是真學問,不是真正的受過教育,只是一本字典或一個存量大點的移動硬盤,在當今信息化年代越發(fā)不值錢。

  知行合一

  許多人停留在知的層面,不能形成識,更不能變成行動。因此總覺得知識無用。如何做一個有識之士?

  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把外部知識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遇到問題能快速動用自己的知識體系,抓住要點,形成洞察,把死知識變成活知識;

  知行合一,抓住機會解決問題,不僅能看到問題的本質,更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

  真正的智慧是靠“識”而非靠“知”。從知到識,從識到行是一個升華的過程,領悟的過程。即思考和實踐,透過經驗進而了解某件事情;只有完成了整個過程,才算是有了“知識”。

  毛主席講過:“讀書是學習,實踐也是學習,而且是更重要的學習”。書到用時方恨少就是自己的知識不足以去解決自己所面對的問題。一個人不能將知識與解決問題聯(lián)系起來,就不能轉化為經驗。反過來,經驗的東西總結出來被人接受,驗證就是知識。可見知識和經驗之間要連接一個使用,要解決問題,不然就是死知識,沒有多大用。

  要用所學的知識去看未來,解決未來的問題,而非僅總結過去。利用知識是一種思維方式,也是一種能力。真正的認知必須知行合一。不行動的認知是偽認知。坐而論道沒有意義。很多人是思想的巨人,行動的矮子。現今社會,你不行動,一定有人行動,結果白白把機會浪費掉??礈实氖虑橐欢ㄒ?。立即行動,在行動中形成新的認知。從認知到實踐,再到認知,螺旋式上升。

新聞來源:領英—職場領袖

相關文章

    暫無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