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的全面關稅政策正在對電信行業(yè)產生連鎖反應。根據(jù)Fierce Network和Light Reading的多篇報道分析,美國主要運營商可能被迫放緩5G網絡部署,而中小型電信設備制造商則面臨生存危機。
運營商應對策略:延緩部署與補貼終端
新街研究(New Street Research)分析師Jonathan Chaplin指出:"運營商面臨的關鍵選擇是:要么增加資本支出以消化成本上漲,要么維持原預算但放緩部署速度。我們預測他們會選擇后者。" AvidThink負責人Roy Chua補充說,雖然運營商不會立即調整資本支出預算,但設備價格上漲至少10%將直接削弱其采購能力。
在智能手機方面,Techsponential總裁Avi Greengart認為:"手機價格必然上漲,但運營商會通過延長分期期限、增加補貼和調整以舊換新價值等手段來緩解消費者壓力。"不過新街研究的Chaplin警告,即使運營商維持原有補貼力度,終端價格上漲150-200美元仍可能導致市場需求萎縮。
經濟衰退陰云籠罩
Roy Chua特別強調經濟衰退風險:"美國及全球衰退風險加劇,加上市場不確定性,可能導致運營商在未來3-6個月內凍結支出,以評估關稅政策的影響。"這種觀望態(tài)度將使整個行業(yè)進入調整期。
中小設備商生死危機
對開放無線接入網(Open RAN)領域的中小企業(yè)而言,關稅政策堪稱滅頂之災。EJL Wireless Research總裁Earl Lum直言:"第二季度對所有企業(yè)都很艱難,但小企業(yè)的處境會更糟——它們根本沒有成本消化能力。"以Airspan和Mavenir為例,前者去年剛完成破產重組,后者正面臨財務困境。
Mobile Experts首席分析師Joe Madden指出:"所有使用亞洲零部件的供應商都會受到影響。"Pennant Partners合伙人Tim McDonald特別提到日本富士通:"其5G無線電設備一夜之間增加了24%的成本溢價。"盡管Dell'Oro集團分析師Stefan Pongratz認為Open RAN的長期發(fā)展趨勢不會改變,但Senza Fili總裁Monica Paolini警告,運營商可能轉向更保守的投資策略,使Open RAN相比傳統(tǒng)RAN或新興的AI-RAN處于更不利地位。
美國科技巨頭意外受傷
Light Reading的報道揭示了一個諷刺性局面:美國本土科技企業(yè)反而比歐洲設備商遭受更大打擊。自4月2日關稅政策宣布以來,戴爾股價已下跌25%,HPE下跌21%,而愛立信和諾基亞僅下跌15%。這主要源于美國服務器制造商高度依賴海外生產基地——戴爾在巴西、中國、印度等地設有工廠,HPE存在關鍵零部件單一供應商風險。
Open RAN倡導者John Baker認為,關稅爭議可能促使運營商尋求更多元化的供應鏈,就像Dish網絡通過開放接口實現(xiàn)供應商快速切換所展示的那樣。但現(xiàn)實情況是,Mavenir等美國本土RAN廠商正面臨嚴峻挑戰(zhàn)。該公司主要依靠印度Jabil代工生產無線電設備,如今這些在印度浦那和墨西哥組裝的設備將面臨額外關稅,其與AT&T的合作前景蒙上陰影。
全球產業(yè)鏈重構風險
分析師警告,這種貿易保護主義政策可能導致各市場轉向本地化采購,最終限制企業(yè)發(fā)展空間。目前美國在芯片設計、人工智能等高科技領域保持領先,但歐盟已暗示可能針對美國數(shù)字服務采取反制措施,這將對AWS、微軟等云服務商拓展電信業(yè)務構成障礙。
隨著關稅政策全面實施,美國電信行業(yè)正站在十字路口。運營商在維持服務質量和控制成本間艱難平衡,設備制造商則面臨全球供應鏈重構的挑戰(zhàn),行業(yè)格局或將迎來深刻變革。
新聞來源:訊石光通訊網